产物展示PRODUCTS
痴呆动物模型实验外包
一、痴呆背景介绍
痴呆是指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已获得的职业和社会活动技能减退和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和丧失,视空间技能损害,定向力、计算力、判断力等丧失,并相继出现人格、情感和行为改变等障碍,且呈进行性加重过程
二、痴呆动物模型实验外包介绍
痴呆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和行为改变的综合征,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类型。为了深入研究痴呆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痴呆动物模型。这些模型主要通过模拟痴呆患者的病理特征、行为表现或遗传背景来构建。
叁、模型构建
3.1、实验动物、耗材
大小鼠
3.2、造模方法
1. ?老化致痴呆模型?
自然衰老动物?:如老年大鼠、小鼠、狗或猴等。这些动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样表现,较为接近痴呆的实际病理改变。
?快速老化小鼠(SAM)?:包括快速老化亚系(SAM-P)和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SAM-P小鼠的衰老进程明显加快,可用于研究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D-半乳糖皮下注射致脑老化小鼠模型?:通过注射D-半乳糖模拟AD的氧化损伤,但该模型对痴呆的针对性不强。
2. ?神经传导通路机械损伤致痴呆模型?
该类模型基于“痴呆认知障碍诲补苍箩颈补苍能假说",通过机械损伤神经传导通路来模拟认知缺失和前脑诲补苍箩颈补苍能系统损害。
3. ?转基因动物模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定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使其表现出痴呆相关的病理特征和行为改变。例如,过表达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的小鼠模型,可模拟AD患者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
4. ?药物或化学物质诱导模型?
如使用β-淀粉样蛋白1-42(础β1-42)注射到动物脑内,诱导其产生类似AD的病理改变和认知功能障碍。
四、 模型验证
1. ? ?病理学验证?:
组织切片染色?:通过HE染色、银染或其他特殊染色方法观察模型动物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如神经元丢失、突触减少、β-淀粉样蛋白沉积等。
蛋白表达检测?:利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模型动物脑中相关蛋白(如APP、PS1、PS2等)的表达水平。
2. ?行为学验证?:
认知功能测试?:采用水迷宫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Y迷宫实验等神经行为学测试方法评估模型动物的认知功能。
学习能力测试?:观察模型动物在学习新任务(如条件性恐惧实验)时的表现,评估其学习能力是否受损。
3. ?生物化学验证?:
神经递质检测?:测定模型动物脑中乙酰诲补苍箩颈补苍、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了解其在痴呆过程中的变化。
代谢物分析?: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模型动物脑中的代谢物谱,寻找与痴呆相关的代谢标志物。
五、小结
在生物化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中,痴呆动物模型的验证是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环节。这些模型通过模拟痴呆患者的病理特征、行为改变或遗传背景,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痴呆发病机制、探索治疗方法和评估药物疗效的重要工具。
六、参考文献
[1]陈俊抛,田时雨等,多发性脑梗塞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5,311-312,R743.330.2
[2]罗焕敏,陈子晟等,一种新的老年痴呆动物模型,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3,179-182,R749.16
[3]赵勇,崔淑芳,汤球,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5,1,54-58,R749.16
[4]郭宗君,郭云良等,药物诱发大鼠痴呆模型的初步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5,295-297,R749.16